第198章 理想与现实

白是一种境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hucv.com,最快更新引领第八代最新章节!

    “《蜗居》是记录时代的作品。”《海津晚报》11月24号报道,“最近,反映房奴生活的电视剧《蜗居》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更成为海津地区收视排行榜上的龙头老大,执导《蜗居》的是一位25岁年轻导演白雨涵。”

    “昨日记者联系到东方卫视的韦先生,对于网络盛传《蜗居》涉黄的情况,韦先生表示自电视剧播出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没有受到观众的投诉。‘这部电视剧已经在各个地方台播出了,我们播出的版本和各地都一样,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删改。’”——《魔都纪事报》。

    “《蜗居》聚焦80后,海清称明星也是房奴。”

    “编剧六六解析《蜗居》关键词,房奴、反.腐、第三者。”

    “《蜗居》台词引争议,网友称之为淫.荡电视剧。”

    “《蜗居》是指向现实的一根刺。”

    “一向以拍摄喜剧励志而闻名的青年导演白雨涵,镜头一转关注现实题材《蜗居》引发持续轰动。”

    “《蜗居》撕开小人物的另一面。”

    “《蜗居》关注青年住房现状,海清:演完痛恨房价。”

    曾经有一部都市电视剧很火,火到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这部电视剧叫《\一\本\读\小说 xstxt奋斗》。现在有一部都市电视剧也很火,比当年的《奋斗》还要活,这部电视剧叫《蜗居》。不管是《奋斗》还是《蜗居》,收视人群中。贡献最多、影响最大的都是大学生群体。

    尤其是《蜗居》网络版只延迟电视版一天时间,大学生躲在宿舍里也能看完这部电视剧。

    恰恰网上讨论《蜗居》最凶猛的也是这群大学生。

    用他们的总结,《奋斗》和《蜗居》的最大区别在于。

    《奋斗》的编剧叫石康。纯爷们,确切年龄50岁;《蜗居》的编剧叫六六,老娘们,大概年龄35岁。

    《奋斗》是一个老男人写的浪漫主义的奇幻故事;《蜗居》是一个小女人写的现实主义的恐怖小说。

    看了《奋斗》,觉得故事好假;看了《蜗居》,觉得人生好假。

    《奋斗》也许会给人带来希望;《蜗居》一定会给人带来绝望。

    《奋斗》说的是京城那旮旯的事儿;《蜗居》说的是魔都这一面的事体。

    《奋斗》讲的是年轻人如何盖房子;《蜗居》讲的是年轻人如何买房子。

    《奋斗》讲了几对年轻无知的男女的混乱爱情故事,主讲‘情’;《蜗居》讲了一帮青春渐逝的男女的疯狂同.居故事。主讲‘性’。

    《奋斗》努力把青涩理想的青年慢慢塑造成成熟稳重的男人;《蜗居》试图把青涩理想的青年快速改造成爱慕虚荣的女人。

    《奋斗》让女人不相信男人;《蜗居》让男人不相信女人。

    喜欢《奋斗》的观众有些真的去奋斗了;喜欢《蜗居》的观众有些真的当二.奶了。

    《奋斗》是冷酷现实的迷幻剂;《蜗居》是残酷现实的催化剂。

    《奋斗》满足了80后最后逝去的一丝幻想情节;《蜗居》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

    不得不说,这样一连串的排比句,十分淋漓尽致的剖析了《蜗居》与《奋斗》的内涵。与滕华涛版本的《蜗居》略有不同的是。白雨涵在要求六六写剧本的时候,没有美化宋思明和郭海藻的爱情,而是通过很多细节方面,来刻意的丑化。价值观上还是很正确的。

    但。不可避免的是,他拍的《蜗居》中,刻画的现实更加残酷,除了小贝以外,人物都被或多或少的丑化,让很多大学生甚至觉得有些夸张了,恐怖了。

    譬如一位网友就这样说:“刚看完《蜗居》时,就跟男朋友莫名其妙地大闹了一场。后来想想。这部电视给我带来了很多危机感、恐惧感。可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应该保留自己思考的能力,社会现实毕竟不完全是如此,我们不是生活在别人的模板里,自己的能力就算再渺小,也有做正确或者错误决定的能力。”

    这些大学生还带着对社会的最后一丝美好幻想,去努力的把社会想象的更符合自己的期待,事实就是,等过了几年,回过头时在看,他们就会发现,其实《蜗居》还是太美了。真正的现实,人吃人是不吐骨头的。

    在这些喧嚣的讨论声之中,《蜗居》真的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名词。

    专家学者纷纷对《蜗居》发表看法,同时也更多的在讨论房价问题,一部《蜗居》彻底将房价如此鲜明的摆在了所有人眼前。

    在这些讨论背后,另一种讨论,也悄悄的进行着。

    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白雨涵的粉丝群体中,以b站的吐槽板块为大本营,上演着发帖与回帖。

    “看完《蜗居》后,发觉自己被白雨涵吓着了,这还是我心目中励志阳光搞笑的白剑客吗?这完全是一位消极主义者对社会绝望的呐喊,这根本不该是白雨涵拍出来的作品。”

    “是呀,看完《蜗居》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回去看了好几遍《老男孩》才缓过气来。”

    “这反差太大了,要不是新闻看多了,我真怀疑《蜗居》是不是白雨涵拍的。”

    “不喜欢《蜗居》。”

    “我也是,不希望白剑客继续拍这种类型的片子。”

    “白老大一直说不希望自己的风格被人固定为喜剧,他做到了,但是感觉一下子改变的太大了,多拍一些《老男孩》和《父亲》这样的片子过渡过渡啊,《蜗居》用力这么猛。真心吓坏了。”

    “还好《人在囧途》是喜剧片,不然我真害怕,自己是去看还是不去看。万一再看一部电影版的《蜗居》,那就难受死了。”

    “一直想不通,白雨涵怎么拍出来《蜗居》的,风格反差太大了,跟《爱情公寓》完全两码事。”

    “其实我倒是并不奇怪,白老大以前就在采访中说过,他是悲观主义者。喜剧一面是他的伪装。或许他们这些有才华的人,都是这样子,星爷拍片子那么搞笑。私底下都说他连笑都欠奉。不是有人说吗,天才和疯子只有半步距离,明白了生活的悲,才能更好的创作出喜来。”

    “我觉得《蜗居》挺好的。看完后感觉自己懂了很多。”

    “还好吧。剧本不是白雨涵写的,是六六那个女的写的,看《双面胶》和《王贵与安娜》就知道,她写的基本上都那个味道,只是《蜗居》更重口了一点。”

    “总而言之,不喜欢《蜗居》,但是推荐大家看一看,恶心归恶心。但是一部好电视剧,现在国产的好剧不多了。”

    不止是白雨涵的粉丝关注了到了风格问题。一些资深影评人也关注到了,影评人的评论比较正面,都认为白雨涵在风格的转变上,是一种惊喜,认为白雨涵的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此,白雨涵特意发表了一篇长微博,来总结自己拍《蜗居》的一点感悟。

    “感谢朋友们对《蜗居》的支持,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关注,是我拍之前没想到的。很多人关心《蜗居》所描述的现实,很多人也对我突然拍这么一部电视剧,感觉到很诧异。还有人拿《蜗居》和《奋斗》相比较。”

    “大约去年下半年,我打算把事业重心转移到电影上来,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准备再拍一部电视剧来练手,我希望能用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来尝试我对不同风格的探索。当时房价在涨,跟几个朋友聊到了这一点,然后就萌发了要拍一部关于房子的电视剧。”

    “后来滕华涛导演向我推荐了六六的新书《蜗居》,当时《蜗居》还是稿子,我看完后就决定拍摄了,让六六给我写剧本,来回毙了二十多次,终于把《蜗居》的剧本给琢磨出来。当时我就想了,这部片子拍出来,可能会恶心到大家,因为我们把现实揭开了一角,让大家看到了丑陋的一面。”

    “我本人不喜欢郭海萍、郭海藻姐妹,也不喜欢宋思明和小贝,事实上《蜗居》里的人我一个都不喜欢,更不喜欢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因为太现实的东西,是没法看的。可我还是拍了,我觉得我们需要一部反应现实的剧,不破不立,我们不能一味的粉饰社会,不能对一些社会问题视而不见。”

    “《奋斗》之所以让你感觉到给人希望,是因为还没有脱开偶像剧的束缚,它是艺术加工过的现实,是童话,年轻人需要它。《蜗居》之所让你感觉到希望在破灭,是因为你还没有懂得生活,生活远比《蜗居》描绘的要残酷。”

    “《蜗居》里的结局并不是终结,因为生活不是一部电视剧,到了点就结束,你往往会一次一次的碰壁,碰完之后还得接着碰。在你到达成熟之前,每一次的碰壁,都是一种理想与现实融合的过程,或者说,这叫成长的阵痛。”

    “我希望大家在看了《蜗居》之后,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台词太露骨、人物好恶心这个点上来。《蜗居》的剧情其实很一般,就是一个小三跟一个贪.官勾搭的过程,一个女人为了一套房子发出的抱怨。”

    “也许你可以从中读取到这样的想法,从思考‘我为什么买不起房子’开始,去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社会不完美,所以才需要你快速的成长起来,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了,我们不能躲在象牙塔里逃避,你也逃避不开。”

    “以上,一些对《蜗居》的解释,如果亲们看得不爽了,请期待我的电影处.女作《人在囧途》,我们加紧拍摄中,明年暑假一定会与大家见面!over(完毕)!@海清、@李念、@张嘉译、@郝平……”

    ps:审核审核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