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平变

此生不吃土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hucv.com,最快更新大明1644最新章节!

    四周亮起无数火把,将此处瞬间照亮如同白昼,无数的利刃也在这一刻尽数亮相,原本黑暗中毫无一人的场面竟瞬间遍布四周!

    这是埋伏!

    此刻,胡若海内心已是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额头,双手乃至全身不知出了多少冷汗,脸上更是恐慌到了极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计划周密的兵变竟然被发现!

    更可气的是,对方竟然布下了埋伏!必是有人泄密,将他们今日之行动尽数告知了陛下,否则即使带不走八千人,上千人依旧可以回到山海关!

    此时,城楼上欣赏着胡若海如此惊骇的朱凌,却是极为淡定。之前王家彦和孟章明早就告诉了他,他也一直在做着准备。今日便特意监视着他们三人,待他们已离开便立即开始着手布置,等他赶到,他们早已埋伏好。

    “投降吧,胡若海。”

    此时,孟章明从他们身后骑马走了出来,在周围火光的照映下露出了样子。身披重甲,腰挂宝刀,胯下一匹枣红大马,颇为威风。

    看着缓缓逼近的关宁士卒,胡若海极为不甘,本来他们马上就要成功的,到了最后却事情败露。他当即抽出腰刀,指着孟章明,脸色狰狞大吼道:“不可能!”

    “我已犯下了诛九族的重罪,你让我投降?怎么?难道我会因此不死吗?”

    身边二百多名骑兵也当即抽出腰刀,但是与他不同的是他们却并未指向孟章明,亦并未指向周围围拢他们的关宁军。他们之前很多人都认识,甚至是生死之交,只因为要效忠的人不同,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后面,高文采缓缓策马走来,冷着脸,大手向下一挥,周围瞬间无数的锦衣卫已经拉弓搭箭朝准了中间的胡若海和二百多名关宁军。这一举动瞬间让胡若海更为的惊慌,哪怕他并不怕死,但是不代表可以让这些兄弟们惨死。

    “胡若海!你死无妨,不要连累了你身边的那些关宁军弟兄!他们只是士卒,只不过是被你蒙骗了而已,你若是执意让他们送死,你也会遭兄弟们唾弃!”

    高文采大声呼喊道,陛下是有口谕的,若是执意动手只能杀了胡若海,其他关宁军士卒能不杀则不杀。

    “陛下!我想问一句,吴并和马山呢?他们是不是已经死了?”

    突然,胡若海朝城楼上面喊去,他现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他仍然想要一个答案。到底是不是他们其中一人出卖了他,即使死,心里也有个答案。

    闻言,朱凌身为天子并未直接答话。下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将兵变,与之随意交谈也不符自己的身份。他只是挥手唤来一旁的王承恩,耳语了几句,便继续欣赏。

    王承恩领旨,清了清嗓子,向前几步大声说道:“陛下有旨,胡若海唆使参将吴并谋害副将杨阔,令让参将马山夺取天津城门,欲图兵变,其人当诛!但其手下士卒被其花言巧语蒙蔽,不知事实,有不知无罪,若肯放下刀剑,重新效忠陛下,则可既往不咎。”

    听了陛下圣旨的,没有参与兵变的关宁军们瞬间心提到了嗓子眼,陛下都如此仁慈,若是自己的兄弟们都愿意放下兵器,效忠陛下则完全可以避免一死。

    同样听了此话的胡若海也慨然长叹一声,心道陛下并不打算回答他的问题,想想也知道恐怕那两人应该是被杀了,否则必然会说到他们其中一人中途悔改。

    “兄弟们!投降吧。”胡若海直接扔下手里长刀,泄了气的说道:“是兄弟我连累你们了,不要跟着我做傻事,重新效忠陛下,就当此事没发生一样。”

    闻言,孟章明立即心生不满,若是仍由他说下去,即便那些士卒们投降恐怕内心依旧会存着对他的恩情。若是由此对陛下有了怨恨,岂不是一大隐患?

    当即出言呵斥:“三个数,立即投降!”

    不过当他说出第一个数的时候,胡若海便已丧失了生的希望,不再多言当场便自杀与原地。随着身子扑通倒地,也象征着这次的兵变彻底结束。

    之后那些参与兵变的士卒并未直接放回各自的营,自然是要先审问一番。而那吴并与马山自然是被杀了,马山怕是最先知道死期的,他刚到了这里便被周围藏着的锦衣卫一箭射杀,拖到了一边。而吴并则是被埋伏在宅子外面的司马敬如当场斩杀。

    杨阔的尸体被以二品武官的待遇隆重下葬,就葬在了天津周围的一座山上。

    此事之后,自然是要处理关宁军的问题。让他们回到山海关自然是不可能的,费了如此心力到手,自然是要好好利用。

    因此,朱凌任命孟章明,范弦超与冯恺章为关宁军参将,各自领一营。而司马敬如自此也成为了一名参将,除却一个营外,也领着他那十七名兄弟。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关宁军中,对以后掌控关宁军有着极大的便利。

    而领这支关宁军的总兵却是未有人选。王家彦不再适合统兵作战,只适合后方谋划,略微知兵的三人也都成了参将,此时却并未有一人能当此重任,着实让朱凌有些头疼。

    不过有这四名参将面对当前的局面倒是能应付下局面,暂且还不至于遇到大战。

    而只是在天津过了一夜,朱凌便要立即去看看冯元飏准备的海船,之前听闻有足足二百支,其中有两支较大的海船,他倒是颇为好奇。

    在众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一处港口,冯元飏早已命人将船只摆列开来,虽然很多船只大小不一,但并未有任何瑕疵。尤其如此庞大的规模之中,有两支极大的海船,如同鹤立鸡群排在所有船只前面。

    “冯卿,如此多的船只可供多少人上船?”

    听到询问自己,冯元飏赶忙稍稍往前走了几步,恭敬道:“回陛下,二百多艘可供数万人同时上船,也稍有余地。”

    “甚好。”朱凌点了点头,随即道:“今日便开始登船吧,早走一日便是一日。”

    参观了海船之后,回到大堂,朱凌便命人开始陆续登船,但是他的一个决定顿时让诸位大臣们愣住,不敢想象这竟然是陛下所说。

    “陛下,您这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身为天子,绝不能当作儿戏!”

    “若是陛下执意如此,我等也自当侍候在陛下身边!”

    “江山社稷,都在陛下肩上,绝不可如此唐突,陛下三思!”

    一时间,诸位大臣们当即便上前进言道,每个人内心燃起怒气。本来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到了天津,可以放心去往南京,重整山河时。陛下竟突然来了这么一招,让他们顿时不满。

    朱凌见到如此场面,也再次感觉到了明朝皇帝对于这些文臣们的无奈,尤其是面对这些忠臣,他瞬间便没了还手之力。

    不愧都是一些写文的高手,每一句话皆滴水不漏,把他怼的是半个字也插不进去。

    终于,他们许是说累,朱凌当即解释道:“诸卿,此事是朕陈思熟虑而得,并未意气用事。诸位且好好想想,我大明一半河山已被建奴反贼夺去,若是仍然退守,山东若是再失去,对朝廷,对大明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先不说建奴,暂且先说闯贼,之前本是议和,但其实双方皆没有议和诚心。闯贼必定会因朕带人南巡而心存愤恨,各位难道真觉得闯贼会好好的占据西北称王吗?”

    “自然不会。”吴麟征出言道。

    “各位心里也都跟个明镜似的,他们必定会重整士气,占据更多大明的江山。我们不能一直退让,山东,北直隶绝不可以轻易放弃!北伐之难,诸位都知道,古来今往,除了太祖有几人是北伐成功的?倒是从北往南一路顺风。”

    “朕不愿退守南京,不愿与那宋朝一般任人欺负。朕不愿失去山东,北直隶,因为。”

    “朕不愿做那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