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shucv.com,最快更新红楼之老来子最新章节!
那小吏口中吐出的关键性的人名,叫做周文昌,身份是顺安王爷府里的长史。
一切,真相大白!
这顺安王爷,是当今圣上的同父异母的最小的弟弟,两人相差10岁,因他生母昭贵妃颇得盛宠,外家势力极大,又自小聪明伶俐,极受先帝喜爱,那偏心的,几乎是完全看不到还有其他儿子的存在,几次险些生出了废嫡立幼的心思。
这让当时身为中宫嫡子但母后早逝的隆安帝胆战心惊了好一阵:这古往今来,不登基的嫡子能有什么好下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担任隆安帝伴读的贾代善陪同隆安帝度过了这段风雨飘摇的岁月,也是以荣国公为代表的四王八公一直在背后支持当时的隆安帝,多次以各种理由劝说先帝。
也因此,隆安帝即位后对这几家勋贵格外器重。
好在先帝虽极其偏心,但到底还看重这江山,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只怕去得早,若是立了幼子为继承人,到时不仅年长的哥哥们会不服气,兄弟之间祸起萧墙,也会导致主少国疑,加之他外家势力大,恐怕会有外戚专权之祸。
因而他虽疼爱幼子,到底不肯叫他即位,但又恐自己去后皇帝薄待了兄弟,赐下世袭王爵,称号“瑞亲王”,又分封了一块极为富庶的封地,还赐下御赐金牌作为免死金牌,临终前当着众位皇子的面要隆安帝发誓会善待自己的弟弟。
隆安帝心中呕得要死,但到底是先帝遗愿,不情不愿地在先帝下葬后打发弟弟回了封地就藩。
后又因为瑞亲王纵奴行凶一事,夺了他的“瑞”字封号,改为“顺安”两字,,“顺安顺安”,“顺从、顺服隆安帝”,敲打之意颇重。
当然,按照隆安帝自己的想法,他自觉自己对这个弟弟绝对是仁至义尽了,尽管腻歪了他小时候总是仗着自己年纪小歪缠着父皇给自己告黑状,也不满先帝对他的偏爱。
但是,既然他现在已经是个胜利者了,他也就大度地不和这个弟弟计较了,当然了,敲打敲打还是必要的,外家势力还是要削一削的,还得派个人监视他,若是他实在是不知好歹,自己也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而那顺安亲王在被隆安帝敲打过了,似乎是老实了好一阵,每日不是待在王府里醉生梦死,就是在青楼歌肆中宴饮取乐,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
渐渐的,几年下来,隆安帝自然也就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心想:若是他这个弟弟一直这样子,皇家也不介意多养几个闲散宗室。
至于那个世袭爵位,呵呵,又不是自己的儿子,况且就算自己抓不到机会,子孙后代也不会放任这样一个独立王国的存在,还是世袭的!
隆安帝这样想着,心里美滋滋的。
可谁知,这顺安亲王可不像他所想的那样顺从安分,他心里,不知道有多怨恨了,想当年,他是父皇最为疼爱的儿子,自小千娇万宠长大的,在皇宫可谓是唯我独尊,除了父皇,没有人敢说他一句。
上至自己的皇兄们,下到宫女太监,大家都对他暂避锋芒。
若不是父皇身子不好,自己又年幼,那皇位,又怎么轮得到现在龙椅上的那位?
哼,那个虚伪的皇兄,从小见了他都是笑脸相迎的,生怕惹怒了自己被父皇责罚,现在倒好,父皇一死,他一坐上皇位没几年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看待自己如同眼中钉一般,改封号,派人监视,打击舅舅家······
要是自己不为自己着想打算,难道自己的子孙后代到时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吗?
因而顺安亲王是摩拳擦掌想要干一番大业的,好在他还牢牢记得母亲昭贵妃临终前对他的叮嘱,要“忍”,绝对不可表现的过于出色,因而掩饰的倒好,把自己捯饬成了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
只是他当年年幼,先帝又疼宠他,叫他住在宫中,没有早早出宫建府,因而在朝中也没有培植什么势力,着实有些眼高手低。
但他不知这是先帝当年下定决心后为了保护他才做的措施。
先帝知道,自己去后,怕只有那道免死金牌和皇帝的誓言能够勉强护住幼子,若是幼子在朝堂中势力过大,只怕即位的皇帝再心宽也会忍不住对他动手。
再加上当年贵妃得宠时,她的族人仗着贵妃的势在外面横行霸道,招摇撞市,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不过是先帝当年护着罢了。
因此先帝驾崩后,安顺亲王外家势力大减,其实这倒也不是隆安帝一个人的功劳,不过是大家墙倒众人推罢了,谁叫你们家当年不会做人。
况且今上是真真切切的皇后所出嫡长子,是封建礼法下最合法合礼的继承者,又不是什么桀纣之流的昏君,相反,他虽不如开国太祖那般雄韬武略,但也是个绰绰有余的守成之君。
大家都知道跟着顺安亲王是没下场的,因而朝中大臣但凡是个有脑子都会下意识地疏远顺安亲王。
最后他能拉拢到的多不过是些郁郁不得志、没有真本事只会怨天尤人的小官。
可尽管如此,当年顺安亲王外家顾阁老顾家可是权倾朝野,尽管这么些年下来,一来因为今上的打压和政敌的落井下石;二来顾家自己没什么得用的人撑着,也就渐渐没落沉寂下去了,但到底有些势力留下来,顾阁老虽然去了,但是也有些香火情留下可以庇护子孙一二。
显然,一部分人脉被顺安亲王掌握,其中之一就是现任兵部侍郎尚文瀚,他当年受了顾阁老的恩惠,又有些把柄被把持,无奈之下也只好与顺安亲王虚与委蛇。
但当他得知顺安亲王在边关的动作之时,虽然隐隐地意识到了些什么,但是他已经上了贼船,无奈只好费劲心机替其擦屁股隐瞒。
又联络了同样不情不愿上贼船的左都御史安庆文,时刻留意御史们的奏疏,必要时压下几份弹劾边军的奏疏,又费劲心思收买了几个相关官员避免风声走露,这才压下了这件事。
可以说,这们些年来,边关弊案未爆发原因有多种。
一是因为他们手段通天,让隆安帝对此事一无所知;
二是因为近些年来边关承平,百官对其的关注度也不大;
三来,边关将领多被收买,而未被收买的,或是官小位卑,无权上奏天听,或是早已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消失了,而底层的苦哈哈们,自然是无法和那些在边关一手遮天的相斗的。
而顺安亲王之所以在边关下这么大的力气,一来是为了那批粮草。
虽然当年因为先帝偏爱,顺安亲王的封地可谓是最富庶的那几块地之一,但这么些年下来,顺安王府的奢侈享受花费,招兵买马的经费,私铸武器、收买官员,即使是在封地上四处搜刮,私挖金矿,贩运私盐,也有些不足。
二来,这么些年下来,顺安亲王为了筹谋自己的大业可谓是殚精竭虑,未老先衰,但是无奈,这隆安帝的皇位是越做越稳了,不但治下风调雨顺,深的百姓爱戴,而且子嗣众多,膝下也有了长成的皇子。
这天下太平的,顺安亲王上位的可能性是越来越低了,大家活得好好的,干嘛和你一起去造反。
顺安亲王只好动起了歪脑筋,这天下太平自己不好上位,那天下大乱自己不就可以趁势而起了。
正巧五年前,茜香国那边似有些蠢蠢欲动,顺安亲王就想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