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伯牙与子期

西风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hucv.com,最快更新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燕王军渡过大济河,再度将李景隆的残兵击败,已兵临济南城下。这时姚广孝来到了军中,见到燕王先说一番话。

    旁边没几个人,都是燕王心腹,朱高煦也在其中。

    数骑在济南城下,离几百步外观望,不敢靠近。城头上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外边,济南是山东布政司地面上最大的城,什么重武器都有。巍峨的城楼,高大的城墙,叫人感觉十分压抑。

    姚广孝的声音又道:“孙子兵法所言,是周天子时的诸侯争战。不过其兵家见识,沿用至今。王爷要攻济南,实是下下之策。”

    “若有上策,俺何必用下策?”燕王眉间紧锁。

    几个人顿时沉默下来,毫无办法的样子。朱高煦照样一声不吭,他更没办法,无论守城还是攻城,他都不太擅长;这回只好跟着燕王,从旁观摩学习。

    此时朱高煦也很好奇:济南这种大城,城墙厚得、上面都能开车了,现代榴弹炮不一定炸得翻,燕王究竟要怎么攻下来?

    燕王转头道:“官军残部全在里面,若能攻下济南,就能彻底灭掉官军!道衍,你来说说,古往今来强攻破城,都用了些什么好法子?”

    姚广孝道:“最好的法子是围住,等城里的人饿死。”

    燕王愕然,却见姚广孝一本正经的样子,根本不像是开玩笑。

    过了片刻,姚广孝的声音又道:“与其攻城,不如想法子劝降李景隆。”

    “李景隆会投降?”燕王疑惑道。

    姚广孝道:“城里掌权者,除了李景隆,一个是盛庸,一个是铁铉,后二者都没有理由投降。

    盛庸之前便有望借‘靖难’平步青云,出任官军主帅,无奈资历不够,被李景隆夺了机会;现在李景隆成了落水犬,他正好表现一番,力求上位。眼下恐怕憋足了劲,正想靠济南城立功、表忠,不可能投降。

    铁铉是山东布政使,之前负责督运官军粮草,也是个能干之人,若没有他、李景隆有兵也聚集不起来。铁铉背靠朝中帝师黄子澄,现在齐泰与黄子澄生芥蒂,李景隆又表现不佳,黄子澄有意提拔铁铉为左右臂膀。铁铉高升在望,就差一件事儿鼓吹,他也巴不得燕王攻城。”

    朱高煦听罢姚广孝对朝廷内外的文武、以及之间的恩怨关系如数家珍,心里也是佩服。无奈此人是燕王死忠,更是老早便在世子府教导世子,而且年龄也大了。

    姚广孝的声音继续道:“因此老衲才说,最下策是攻城,正中了盛、铁二人下怀。只有李景隆现在处境不善,或多或少有机会投降。可惜……”

    燕王忙问:“可惜甚?”

    姚广孝道:“时机不对,现在李景隆处境还没到那一步,他肯定心存侥幸。故此,老衲今日赶来,是想劝王爷退兵,不用攻济南了。

    若叫盛庸和铁铉二人上位,对王爷极为不利。此二人一文一武绝非李景隆、黄子澄之辈可比!”

    燕王不置可否,座下的战马在用马蹄刨着土,他多次抬头看济南,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人最难克制的就是欲|望!

    拿下济南、将官军主力屠戮干净;接着攻占整个山东,燕军兵锋便可南指徐州、淮河,南北二分天下的形势就渐渐有雏形了!

    如此大的野望,实在难以收手。

    果然燕王最终下达了围城攻打的军令。用金忠计,燕王叫人用箭将劝降书射入城中,以图瓦解官军战心。燕王号称自己为了清除奸臣,会对官军将士仁善云云。

    不料城中射出一篇“周公辅成王论”,把燕王说成是周公,反让他下不了台。写文章的人是生员高贤宁,倒也巧了,居然是纪纲的同窗。

    道理讲不通,只好直接动武了。

    燕军在城外修建工事,把白沟河收缴的大量火炮调来,又赶制云梯、冲车等器械,两军的火炮相互发射,大战再度打响。

    济南城四面烟雾弥漫,炮声日夜不停……

    ……

    济南城内,炮声轰鸣之中,杀猪的惨叫夹杂其间。刚杀的猪、牛、羊等牲口摆在城门内的空地上,前面烧香点烛,身材魁梧的盛庸和色目人后裔铁铉都拿着小刀割破手指,将血滴到一碗牲口的血中。

    盛庸、铁铉端起血碗道:“天地可鉴,今日盛庸与铁铉歃血为盟,同心共德,死守济南城,人在城在!如有违誓,人神共诛!”

    二人当众发誓,便仰头把血“咕噜咕噜”喝进了肚子。

    “哐当!”盛庸把碗一摔,走上前伸手抓住铁铉:“铁公!”铁铉也看着他,“盛兄!”

    盛庸两眼放光,看着铁铉的眼神,仿佛在看一颗大树的粗枝!

    二人携手一起走上城墙,抬头挺胸直面燕军的猛烈炮火,皆露出无惧的表情。周围的将士见罢,顿时士气大振。

    盛庸道:“我早就对铁公敬仰得五体投地!曹国公前后数十万大军,督粮乃重中之重,铁公居功至伟!只可惜曹国公辜负了铁公之呕心沥血,唉……”

    “哪里哪里!”铁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已经快笑烂了。他顿时发自肺腑地感叹道,“总算有明白人。咱们都是为朝廷尽忠,也想有人看得见咱们在尽力啊。我若是俞伯牙,盛兄便是钟子期!”

    盛庸忙抱拳道:“今日能在济南与铁公共同御敌,真乃三生有幸。”

    铁铉点头道:“彼此彼此。”他收住笑容,道,“若是咱们早日相识,平燕之战何至于此?”

    盛庸没吭声,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铁铉沉思许久,叹了一声又摇头起来。

    过了一会儿铁铉沉声道:“盛兄初时与魏国公(徐辉祖)交好,让魏国公举荐你,岂能有用?”

    盛庸忙小声道:“魏国公确有见识,地位高、又忠心。我与他交好时,还没削藩哩,只不过以前就相互看得顺眼,这才有了交情。我没求魏国公举荐,知道他举荐我后,已是晚矣!”

    “原来如此。”铁铉点点头,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铁铉又道:“不过无论如何,一开始也是轮不到盛兄挂帅的,总得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好一个大浪淘沙!”盛庸赞道。

    铁铉微笑道:“盛兄有将才,此番你定要尽力,只要你守住济南城,我入朝必为盛兄谋!”

    说了那么多好话,这句才是最重要的!

    “一言为定!”盛庸暗喜。二人遂击掌为约。

    盛庸顿时放心下来……铁铉与帝师黄子澄的关系,盛庸早有所闻,这次他与铁铉一起提着脑袋并肩作战,一根粗树枝抱住了,大树还抱不住么?

    盛庸在沙场、庙堂经历了许多风浪,一路下来,早就看明白了:若是只知兵法,到头来就会像他这样,只能一次次跟着李景隆那样的人,除了在战场上狂奔逃命,还能干嘛?

    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若是继续跟着徐辉祖,盛庸感觉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他内心里还是很敬重徐辉祖的,然而意气用事没用,谁叫燕逆是徐辉祖的姐夫?

    这时盛庸抱拳道:“铁公且坐镇布政司中,尽管放心。济南城有高墙、有那么多兵马,我若守不住,必提头相见。”

    铁铉喜道:“好,我早知盛兄能战!”

    盛庸要去别处巡视城防,便先与铁铉道别了。

    下得城来,盛庸骑马刚走了一会儿,便看见李景隆也骑马迎面而来。李景隆十分不悦地盯着盛庸,大摇大摆地走在正中间。

    盛庸笑了笑,让到一边。

    “盛庸,你给我等着!”李景隆从旁边走过时,咬牙小声说了一句。

    盛庸冷笑不已,一点都不害怕。

    他心道:姓李的,你把咱们害惨了,老子实在看不过、就骂了你一句而已。你他娘|的反倒觉得老子对不起你?!

    不过盛庸懒得和李景隆讲理。

    以前李景隆被黄子澄看重,绝不止因为李景隆有心靠拢;黄子澄乃帝师,圣上最信任的人,想巴结他的人多了……但以国公身份巴结黄子澄的人却不多。而李景隆是国公,地位高、又好像能号令大军,黄子澄觉得有用罢了。

    现在李景隆却连败两次大战,丧师数十万之众。名声扫地,罪孽深重!黄子澄还会保他?哈哈哈,除非他是黄子澄的亲爹,或者黄子澄本身愚不可及!

    黄子澄很愚蠢么?盛庸不觉得,此人不知兵罢了,但在庙堂上很有手段。

    盛庸对黄子澄毫无好感,但一想到去年李景隆大败、被黄子澄保下那事儿,朝中风云变幻,最终还是黄子澄胜出。盛庸觉得:李景隆完了,但黄子澄还不会完!

    此一时彼一时,盛庸冷笑看着李景隆,就想瞧瞧:你他娘|的能把我怎样?

    ……盛庸骑马走进都指挥使司衙门,立刻下令召集麾下心腹部将,当即下达命令:“今夜出城反击燕逆!”

    有部将劝道:“燕逆暴戾,恐激怒了他。”

    盛庸道:“那个高贤宁啥都不懂,写的甚么玩意!本将就怕燕逆不怒,万一跑了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