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shucv.com,最快更新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康熙十一年七月二日,乾清宫这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御前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只有一个,撤藩还是不撤。对于康熙来说,三藩之祸久已,国家每年一半多的赋税都用在了他们身上,而且这些年越用越多,要是再过几年,国家就没钱了。
康熙先把尚可喜的奏折交给各位大臣传阅,见大家都看完了。于是康熙问道:“各位爱卿有何高见。”
群臣都知道这只是一封离职申请,但皇帝的意思是偷换概念------直接撤藩。可既然皇帝都开口了,撤藩还是不撤藩就必须摆在面前开始正式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臣们在这一点上当然是分成了两派,主张撤藩和主张不撤的。主张撤藩的大臣有不少,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兵部尚书纳兰明珠都极力主张撤藩。
户部管理国家财政,因为三藩瞎要钱,每年都入不敷出,撤一个少一个。刑部是掌管国家刑法,三藩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无法无天,以广东最为严重,告状的文件都堆到了屋顶,每天看着就心烦,最好现在就撤。兵部对三藩境内的官兵基本上都插不上手了,人家根本不听你的,尤其是吴三桂,直接把你的命令当放屁,另外还不断的向你要兵器物资。
而主张不撤藩的也不少,有礼部尚书图海。图海这个名字耿精忠就熟悉了,他可是个猛人。顺治年间当过刑部尚书。参与完成了《大清律法》。后来因为下人打架,被人弹劾“玩忽职守,知情不报”导致降职。康熙年间复用,任礼部尚书,管理国家礼仪,外交。康熙不知道,图海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后世历史上,朝廷与三藩的大战中。如果没有图海,清朝很可能亡国。这一点,耿精忠在史书上可电视上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此时的图海,却还只是一个和康熙唱反调的“刺头”。
“皇上,臣以为,平南王年岁已高,连上奏折只是要求养老,而由尚之信继承王爵也合情合理,应当予以批准!”在图海看来,子承父业这种事合情合理。人家要退休,皇上你却叫人家撤藩。这是明显的偷换概念,会遭天下耻笑。而且,撤藩也不是那么好撤的,撤藩命令一下,大战将不可避免。
康熙白了他一眼,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非跟我对着干。他已经觉得自己准备的差不多了,今天最终的结果必须是裁撤三藩。于是索性就开始问起自己最好的亲信,议政大臣,内阁首辅索额图。康熙在两年前恢复了内阁制,索额图为保和殿大学士,也就是辅臣之首。索额图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觉得此事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撤了尚可喜,那两藩会怎么想。况且是现在皇帝不按常理出牌,明显作弊,传出去有辱皇家威信。想到这些,索额图说道:“臣同意图海的建议。”
康熙顿时怒了,心想,这是我想破多少脑细胞才想出来的招数,你们也太不给面子了。刚要发作,明珠便进谏到:“臣以为,如今天下已定,平南王主动提出养老,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反对。念在其劳苦功高,要是他想回辽东,应将其子孙全部带走,一起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以显示皇恩浩荡。”
要不说明珠招皇上喜欢,这番话给康熙的突然袭击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康熙一听龙颜大悦:“完全正确。”
明珠见皇帝夸奖自己,更加高兴,于是继续说道:“三藩已经成为国家的拖累,如果不根除,我们大清早晚会被他们拖累死,如今尚可喜主动撤藩,这是个机会,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同意他的请求。如果吴三桂,耿精忠真的忠于国家,他们也会主动撤藩,如果他们不撤,朝廷也能掌握主动,给他们施加压力。”
看着明珠在大殿之上慷慨激昂,索额图第一次感到了惊慌,站在眼前的这个兵部尚书,竟然是这么一个狡诈的对手。群臣似乎全被明珠的言论征服了,此刻却是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事实上朝廷里还是有人反对的,但是能站在这乾清宫里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很明显的皇帝已经决议要撤藩了,你还去触霉头,那不是自讨苦吃。前年皇上招三藩进京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撤藩了,那时候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吴三桂没来,导致康熙的一切想法都没敢实施。现在又经过了两年的准备,朝廷上下谁人不知?于是还是同意吧!
康熙得以贯彻自己的思想,只是有一个问题,尚可喜提出把爵位传给儿子,子承父业是中国传统,这个问题合情合理,怎样解决?“只是这封奏折里提到,平南王准备将王爵传给尚之信,诸位爱卿又有何见解?”
礼部尚书图海这时候站了出来,拍着自己胸脯说:“回皇上,本朝可从未有过父辈健在便移爵的先例,尚之信要继承王爵,那也得等到平南王尚可喜去世。现在就继承,早了点吧!”
“嗯,爱卿所言在理!就这样回复他。明珠,下朝之后迅速将此决议向朝廷内外作出通报!”康熙微笑着说道,今天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接下来就看其他二王是不是能够识相了。
就在通报达到福建的时候,吴三桂也同样收到了通报,吴三桂与耿精忠还有一点不一样,他虽然事实上做出了很多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事情,但是却并不想丢掉藩王的帽子,而且也不愿意主动与朝廷开战,他在云南做自己的安乐王爷,将这一份基业传给子孙后代就好了。他所做的一切,事实上就只是为了自保而已。但是此刻,吴三桂得到消息后,就有些傻眼了。
他其实早就有了撤藩的思想准备,但是一次也没有提过或表示过要撤藩之意,这也说明了他是不想撤藩的。如今朝廷同意尚可喜撤藩,实则也强烈暗示他,你现在有两条路,一是你们自己主动撤藩,二是我下令撤你们的藩,只是主动权还在你们手里。
耿精忠是早就在为大战做准备了,因此李光地与姚启圣将这报告一亮出来,他也就是按照原先几人商议好的对策开始实行-----上书同意撤藩,但是私下里尽量的拖延时间,就看云南那边怎么动作了!
在朝廷看来,三藩中耿精忠,尚可喜自身实力都不强,就是这几年福建方面有所发展,但是福建的军队都成了水师,对朝廷的威胁不大。最危险的就是吴三桂,他拥有超高的威望,至少十五万大军,他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天下的局势。
此时的吴三桂很头疼,他可没有像耿精忠一样立马就送上了撤藩申请,而是在接到通报的时候立马召集部将开会。开会之前,他先给诸将传了一封信,信是他儿子吴应熊写的,信中写到:“朝廷猜忌父王久已,此时此刻父王若是仍然迟迟不动,只能加深朝廷的怀疑,还望父王早日上书,主动撤藩,进京面圣,与我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但若是父王决议置之不理,儿臣也只能与父王并肩作战------”
传完之后,众将领马上炸开了锅,要是吴三桂被撤藩,那么自己的全部家产也就完了,因此,绝对不能答应撤藩。大家虽然都不想撤,但也都知道,康熙那等着话呢,总得给个答复。
吴三桂的首席谋士方光琛建议道:“王爷,属下以为,沿海现在太平无事,撤了平南王也没事。但是云南不比其他,土司“苗蛮”众多,只有平西王府才能震住他们,朝廷一撤藩,这里就会马上乱。当年朱元璋为了国家统一,命沐氏在这里守了二百多年。同样的,朝廷也会叫您在这守上几百年。因此,属下觉得王爷只需要配合朝廷做做样子,回复朝廷表示愿意卸甲归田,让朝廷知道您劳苦功高,作用重要,那样也就不敢动您了!”
吴三桂手下还是有明白人的,他的三大谋士最厉害的还是当属“第一军师”刘茂遐,也就是刘玄初,玄初是他的字。只是刘玄初不会没有方光琛会说话,因此排在了第二位。在历史记载中,很难看见刘玄初的身影,这家伙永远是被人忽视的。但在文学作品中,刘玄初的形象永远都是吴三桂军中第一谋士,这足以说明他的实力。
他听完方光琛的话,又看见吴三桂有点找不到北,于是刘玄初马上站出来反对:“王爷!皇上早就想把您调离云南,只是苦于一直找不到借口,此刻若是上疏,刚好就给了朝廷绝佳的借口,必定实行撤藩。”刘玄初的见解相当的高,这句话是说道了点子上了。不过他没有停,继续说道:“早几年,朝廷方面就传出了‘三藩已成大清之祸。’的传言,满朝文武,就算是扫地的老头,都知道皇上想要对三藩动手。这时候在上书主动撤藩,无疑叫皇帝抓到把柄,不管皇帝撤不撤,王爷您都会很被动。所以,现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静观其变。”(未完待续。。)